双馆联动,寻找左翼电影力量之源
近日,上海电影资料馆党支部、上海电影博物馆党支部联合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一堂极具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行走的党课——寻找左翼电影力量之源”,此次活动得到了虹口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
在街区里寻找红色基因
在中共虹口区委党校潘秦保老师的带领下,党员们一路参观学习多伦路的红色文化,通过实地行走来阅读红色建筑,在交流中感悟历史温度,在思考中追寻红色记忆。“窦乐安路”修建于1912年,就是现在的多伦路,夏衍、冯雪峰、瞿秋白、柔石、许幸之、鲁迅、茅盾、赵世炎、周恩来等文坛名流和革命领袖都在这条小街上活动过。在潘老师的带领下,党员们陆续参观了景云里弄堂、赵世炎旧居、周恩来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等地点。在行走中,潘老师为党员们还原了多伦路修建的历史背景及其成为中共早期地下活动地点的史实,特别是时任中共江苏省委首任书记陈延年和继任书记赵世炎两位党的早期领导人的英勇牺牲事迹让人印象深刻,革命先烈的忠贞不屈、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前赴后继”四个字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
在建筑里阅读红色之源
党员们在虹口区文史馆馆长、“左联”会址纪念馆馆长何瑛的带领下,学习了中共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与非凡的成就,以及他们中的一些志士在国民党“文化围剿”中的惨烈牺牲的英勇事迹,让党员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1933年3月,以夏衍为组长的党的电影小组正式成立,开辟了左翼电影新天地,创作出了一批具有革命思想意识的左翼电影。上海电影资料馆与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两大电影类专业机构,与左联纪念馆里展示的实物、文献资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博物馆收藏左翼作家夏衍先生的生前物品、书信等,而资料馆则馆藏《春蚕》《桃李劫》等左翼电影的代表作。因此,党员们在这栋小楼里,不仅学习党史,更是将党史和电影史紧密结合。大家清晰地认识到,红色文化可以渗透到不同的文艺形式中,它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融于一体,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在空间里聆听红色故事
参观完中共左翼作家联盟纪念馆,党员们在纪念馆一楼的展区里,聆听了一堂由潘老师讲述的别开生面的党课。一楼展区,是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大会的原址,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空间里上一堂党课,庄严肃穆又意义非凡。课上,潘老师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他以中共的早期斗争、文化战线的斗争、隐蔽战线的斗争三部分展开叙述。通过潘老师的讲述,每一位党员同志都找寻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并为他们身上背负的使命所深深震撼。最后,党员们参观了鲁迅故居,鲁迅先生在生命最后的三年时间里,就在这里写就了许多著名杂文,还编辑整理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党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生命最后岁月的革命激情。
通过本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党员们重温了共产党人走过的历史足迹,回顾了党的发展历史,领略到了革命烈士前仆后继、保家卫国的决心,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身为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接下来,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博物馆将继续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开展、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以更好的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海电影资料馆党支部
上海电影博物馆党支部
2021年4月25日